2023年暑假,在燕京理工学院的暑期辅导员“大家访”中,该校艺术学院19名辅导员走出校园,走到学生家中,对12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,发挥家校共育作用,扎实推进“三全育人”工作,帮助学生健康成长。这其中,刘谦男是一位有6年工作经历的年轻辅导员,她一人跨越六地,行程千余公里,家访22名学生,将温暖的教育送到学生家中。
刘谦男老师的家访,既有雪中送炭,也有锦上添花。她坚持“有需要家访、不顺道家访、解困难家访”。在她这次的家访名单中可以看出,她特别关注在家庭、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帮助的学生。家访前,她认真整理日常工作记录,把真正需要家访的学生筛选出来,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列出家访要点,同时还将需要和家长沟通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也提前准备充分。用她的话讲,就是“不需要家访的学生坚决不打扰,需要家访的同学必须得到家”。
平时积极上进的孙同学,在刚过去的这一学期成为了刘谦男的重点关注对象。经过谈心谈话发现,是进入大三年级,不理想的成绩和未来发展的双重压力,让自己充满了困惑与迷茫,并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。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让刘谦男看到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点是“家庭”。利用家访的机会,她积极为学生和家长搭建心灵沟通的平台,帮助孙同学敞开心扉与父母相互倾诉,放下了长期积累在心中的负担与包袱,道出了自己要追求的目标,也重新规划了新学期的努力方向,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认可。
放了暑假的王同学没有回到老家,住在北京一个远离市中心的村子里,因为他的妈妈和妹妹都在这里。母亲听到大学老师家访的消息,匆匆从工厂里赶了回来,身上的工作服还没来得及换下,就十分热情的与刘老师交流了起来。王同学大一的时候,父亲意外离世,母亲一人扛起了全家的重担。刘谦男为此专门整理了一份资料,向孩子和家长详细介绍了国家及学校的助学育人政策,还为学生推荐了几份业余兼职,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。得知母亲十分支持孩子继续考研深造,也让刘谦男放心不少,帮助王同学复习考研也列入了她的重点工作关注里边。
“老师,我不想继续上学了。”刘谦男计划外的一次家访是因为收到了这条消息。阳光开朗的周同学,在刘谦男的印象中是一名“省心”的同学,成绩靠前,团结同学,也没有不良习惯。刘谦男多次电话和微信沟通,仍然没有了解到学生的真实退学动机,于是决定“加一个家访孩子”。在刘谦男这个“外人”的干预下,发现是学生的个人感情问题受到了家庭的阻碍。她一方面耐心的与学生分析,剖析成因,找到症结,一方面鼓励家长多陪伴、多理解、多沟通,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孩子的成长。通过共同商议,辅导员、学生和家长一起列出了“约法三章”成长计划,保持家校间紧密的联系,时刻互通有无,帮助学生走出心结,回归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。
真心的交流,贴心的问候,殷切的希望。“孩子在学校,我们很放心”“感谢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”……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可。刘谦男在家访日志中写下:“家访过程要充满爱和期待,把每一份爱带给每一个家庭,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,每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,都会折射学生的童年经历,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,能够走进学生家庭,也是帮助我走入了学生的心里。”
敲开每一户家门,聆听每一个故事,刘谦男和她同事们的一份份家访日记背后,是一个个家庭的信任,也是一次次心灵的感动。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发贵认为,教育需要合力,家校共育是不可或缺的育人模式,可以拉近学校与家长的距离,凝聚学校与家长共同协作的意识,共同为学生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。